責任編輯:chechina 發布時間:2025-03-14 訪問量:3609
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,“低空經濟”再次進入政府工作報告。報告提到,要推動商業航天、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安全健康發展。
去年12月,中國經濟規劃部門采取行動,成立了低空經濟發展司,標志著這一新興產業正步入加速發展的黃金期。根據有關消息,目前中國低空經濟規模已超過5000億元,到2030年有望達到兩萬億元。
目前,全國各地已掀起低空經濟部署“熱潮”。30多個省份(直轄市)將“低空經濟”發展規劃寫入了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。上到頂層規劃、產業基金布局,下到技術研發攻堅。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,在政策的護航引領下,低空經濟發展態勢迅猛,已然成為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引擎。
一、低空經濟的定義與政策定位
低空經濟是指在垂直高度1000米以下(可延伸至3000米)的空域范圍內,以無人機、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(eVTOL)、直升機等航空器為載體,通過載人、載貨、作業等低空飛行活動,帶動制造、服務、基建等全產業鏈發展的綜合性經濟形態。其核心產業包括低空制造、飛行、保障和綜合服務四大領域。
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“推動低空經濟安全健康發展”,并將其與具身智能同步列為未來產業培育重點,要求建立全鏈條治理機制、加速eVTOL適航認證、開放多場景應用示范等,標志著低空經濟從政策規劃進入規模化落地階段。
二、低空經濟對無人機行業的影響
1. 政策支持加速行業規范化發展
法規完善:《民用航空法》修訂草案首次納入低空經濟條款,明確空域管理、適航認證等制度,為無人機跨境測試和商業化運營提供法律保障。
基礎設施完善:政府提出2025年實現全國低空通信導航系統全覆蓋,動態劃設3000條無人機配送航路,推動低空物流網絡建設。
安全監管強化:通過“端—地—云”一體化安全管理機制和標準化飛控平臺設計,減少“黑飛亂飛”現象,提升行業安全性和可控性。
2. 應用場景大規模擴展
物流與配送:順豐、京東等企業已在偏遠山區試點無人機配送,未來市場規模預計2030年達2000億元,運輸效率提升顯著。
農業與能源巡檢:無人機在植保、電力巡檢等領域廣泛應用,例如大疆農業無人機巡檢覆蓋260萬公里線路,蘇里格氣田巡檢效率提升90%。
城市服務與應急響應:低空經濟“百城千景”計劃推動深圳、合肥等20個城市開放空中觀光、醫療急救等場景,無人機在災害監測、物資運輸中的作用日益突出。
3. 技術創新與產業鏈整合
技術突破:政策鼓勵eVTOL適航認證,中國商飛載人級eVTOL已完成高原測試,億航智能與江淮汽車合作建設制造基地,推動電動化、智能化飛行器量產。
產業鏈協同:各地布局低空經濟產業園(如合肥低空經濟產業園、雄安無人機中心),整合制造、研發、培訓資源,形成區域產業生態。
4. 市場需求與就業拉動
市場規模激增:2025年中國無人機市場規模預計達1691億元,全球市場將突破1676億美元,低空經濟整體規模有望達1.5萬億元。
人才缺口填補:無人機飛手需求缺口達100萬人,培訓市場高速增長,校企合作模式(如國網寧夏電力實訓基地)推動復合型飛手培養,初級飛手月薪可達8000元以上。
三、挑戰與未來展望
盡管低空經濟為無人機行業注入強勁動力,但仍面臨技術同質化、標準缺失等問題。需加強核心技術研發(如自主導航、集群控制)、優化區域產業布局(避免同質化競爭),并通過政策引導實現安全與創新的平衡。未來,隨著低空智聯網絡和“空天地一體化”交通體系的完善,無人機行業將逐步從單體智能向群體智能升級,成為低空經濟的核心支柱。
免責聲明:轉載其他網站文章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,請聯系我們刪除,謝謝!
本文TAG: